摘要: 【熱點背景】事件一:今年10月20日,發(fā)生在某地的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震驚全國,網(wǎng)友都在討論《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法》第十七條的相關內容,并建議人大常委修改相關法律,不能一味地寬容和原諒未成年人的 ...
【熱點背景】 事件一:今年10月20日,發(fā)生在某地的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震驚全國,網(wǎng)友都在討論《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法》第十七條的相關內容,并建議人大常委修改相關法律,不能一味地寬容和原諒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 事件二: 近年來,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時有發(fā)生,其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危害之嚴重,令人震驚痛心。但根據(jù)目前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并沒有受到刑事處罰,有的甚至被一放了之,引發(fā)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憂慮。 屢見報端的未成年人惡性案件引起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高度關注。10月2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分組審議: 1.建議對未成年人嚴重犯罪進行刑事懲治,2.建議進一步明確收容教養(yǎng)制度,3.適當強化家庭責任明確監(jiān)護人責任,4.形成預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合力。 【模擬試題】 今年10月,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因加害人蔡某某未滿14周歲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對于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頻發(fā),請談談你的看法? 【尚優(yōu)解析】 近年來,我國發(fā)生了多起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危害之嚴重,令人震驚和痛心。且目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呈現(xiàn)出年齡提前,惡性案件較多的趨勢,甚至是有的家長因為未成年人犯罪處罰輕或不入刑,教唆未成年人成為自己犯罪的工具,肆意妄為。而今未成年人犯罪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呈現(xiàn)出智能化的趨勢。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是否后繼有人,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百年大計,所以我認為保護未成年人很重要,但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同樣重要。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首先,未成年人人格尚未形成。收未成年人正處于快速成長時期,個人人格發(fā)展存在不確定性。隨著個人主體意識增強,而自我約束力較差,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分辨是非能力較差,經(jīng)不起各種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后果,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其次,監(jiān)護人履職不當、管教不嚴。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犯罪后有包庇、縱容的行為,讓孩子更加漠視生命; 最后,學校教育失衡。相當一部分學校只注重書本知識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對學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夠,導致許多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法制觀念,不知何為違法犯罪。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強化家庭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有心理或者行為異常的,應當進行教育、引導、勸誡,幫助其改正,不得放任不管、放棄監(jiān)護職責。且作為監(jiān)護人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充實學校管教責任。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fā)展,全面貫徹國家素質教育的大政方針。 最后,夯實國家機關保護責任。加快完成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統(tǒng)籌考慮監(jiān)獄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guī)定,豐富訴訟中的教育、程序分流后的矯治、社區(qū)矯正期滿和刑滿釋放后的安置幫教等措施,進一步明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學校、政府、司法機關、社區(qū)等各自的預防職責。使得未成年人早期不良行為或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 |
官方微信
手機APP
微博